活動名稱:兩個我
活動目標:
●通過尋找另一個我,感受生活中的鏡面現象。
●產生探究欲望,體驗發現的快樂。
活動準備:
●有意識地在周圍布置一些鏡子、金屬制品、裝水的大臉盆等,使幼兒能較容易地找
到另一個我。
●故事磁帶或CD《白白的朋友》。
●幼兒活動材料第四冊第25~29頁《白白的朋友》。
活動過程:
白白的朋友
——講述故事《白白的朋友》。
——白白是一頭小白熊,他同爸爸媽媽一起住在北極的大浮冰上。媽媽教他捕魚,
但有的時候,媽媽也讓他獨自呆著,白白感到很寂寞。
——再次講述故事,請幼兒說說這個故事里有幾只小白熊。
—引導幼兒討論:白白看到的另一只小白熊是誰?為什么他跟白白長得一模一樣.
還說一樣的話?
—幼兒共同閱讀第25~29頁的內容。
—傾聽故事錄音,進一步理解“兩個我”的意義。
——原來白白看到的是自己的倒影,聽見的是回聲。
兩個我
——請幼兒回憶在什么地方也看到過另一個自己。(如玻璃窗、鏡子、平靜的水面、
金屬制品表面等)
—現在我們來做“兩個我”的游戲。請兩位小朋友面對面站好,一個做鏡子外的
“我”,一個做鏡子里的“我”。
——教師發口令“彎一彎”時,鏡子外的“我”變換姿勢或動作,鏡子里的“我”
趕緊作出相應的改變。動作定格后,師幼共同評價兩人的姿態是否正確。
幼兒自由結伴、兩兩相對,教師發出指令,幼兒進行游戲-。
——請幼兒在家或在外面繼續尋找“兩個我”,及時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,體驗
發現的快樂。
活動名稱:真假美捩王
活動目標:
1.理解故事,對《西游記感興趣.
活動準備:
知道古代文學作品中有不少關于復制的情節。
●已聽過或閱讀過《西游記》的故事。
●請幼兒收集并提供不同版本的《真假美猴王》故事。
●故事磁帶或CD。
活動過程:
●孫悟空的絕技
《西游記》里,孫悟空和師弟們護送唐僧到西天取經,一 路上雖然遇到各種妖魔鬼怪,但最終都被孫悟空打敗了。他常用的一個絕技是什么,你們知道嗎?孫悟空一 會兒變牛魔王,一會兒變村姑,一會兒變老大爺,想變誰就變誰。不料有一天,有了兩個孫悟空,你們相信嗎?
●真假美猴王
請幼兒完整欣賞故事錄音《真假美猴王》,說說假孫悟空是誰變的。
-再次欣賞故事,說說:假孫悟空與真孫悟空除了長相一樣,什么也相像?后來是誰看出了真假?
●辨別真假
故事中,除了有真假孫悟空外,還有什么人物也是有真有假的?
孫悟空為什么能夠看出來呢?
我們都要學學孫悟空用火眼金睛分辨出真假,就不會上當受騙了,
活動名稱:孫悟空和孩兒們
活動目標:
●練習各種基本動作,鍛煉身體的協調能力。
●體驗用紙棒游戲的快樂。
活動準備:
●幼兒在日常活動中自制的紙棒。
●各種紙板箱。
活動過程:
孫悟空變身
-——孫小悟空 有高超的復制絕技,他只要拔下身上一根毫毛,向空中一吹,喊聲“變”立刻就會出現千百只小猴子來!
——教師模擬孫悟空的變身動作,幼兒聽到“孫悟空”喊“變”后,立即變成小猴圍在“孫小悟空”身邊,做各種動作,如手搭涼棚、撓手臂、跳躍等動作。
——孩兒們,平時你們都羨慕大王會耍金箍棒,今天大王就給你們每人一根金箍棒,你們要好好練本領,將來好對付妖怪。
●小猴學本領
請幼兒每人自取紙棒,想出各種玩法。
——引導幼兒觀看其他幼兒的玩法,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玩法。如:站在紙棒一側,左右行進跳;兩腳開立于紙棒兩側,跳起并腿,落下分開,邊跳邊向前進;單腳或雙腳跳過紙棒,等等。
啟發幼兒自由結伴,將紙棒組合起來,想出合作玩的方法。如:將紙棒頭尾相接在地上擺成曲線,沿線行走;把紙棒橫擺在地上,在紙棒空隙中穿行跑;兩人一組,同持一棒從棒上跨走過去,或者同時從棒下鉆過去,等等。
●搬運妖怪
教師手指場地一側的紙箱。孩兒們,這是大王打死的妖怪,我們一起用紙箱把它們運回水簾洞去吧!
——教師與一幼兒演示游戲過程:先持紙棒跑到場地一側,然后一起用兩根紙棒把一只紙箱抬回來, 整齊地放置在場地另一側。
——幼兒分成四個小組, 每兩人為一個組合,按順序游戲,看一看哪一 組的“妖怪 ”沒在途中落地。
——孩兒們,今天你們練本領很用心,大王很高興,想露幾手絕招給你們看看。請幼兒觀看絕技表演。如:將紙棒立于手掌上,往返移動,保持紙棒不倒;將紙棒立于地面,繞棒一周后再扶住 ;一手抓住紙棒中心,兩手交替抓棒。
提醒幼兒將紙棒、紙箱等收拾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