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一:《瘦瘦長長的朋友》
活動目標
進一步感知動物形態之間的差別。
能夸張地表現出瘦瘦長長動物的外形特征。
活動準備
材料袋:各種瘦瘦長長動物的圖片(長頸鹿、鴕鳥、蟒蛇、丹頂鶴、長尾雞等)。
幼兒活動材料《美術》第13頁《瘦瘦長長的朋友》,水彩筆
活動過程
找一找瘦瘦長長的動物
你知道個子最高的動物是誰嗎?(長頸鹿)
教師岀示長頸鹿圖片。長頸鹿的脖子像什么?(像竹竿、滑梯、高樓-…)
長頸鹿的脖子瘦瘦長長的,還有什么動物身上的部位瘦瘦長長的呢?長頸鹿想邀請它們來參加瘦瘦長長動物的聚會。我們來幫長頸鹿邀請吧
幼兒回答,教師出示相關圖片,啟發幼兒觀察,并說說這些動物的形態特征。
這些動物的身上都有瘦瘦長長的一個部分:長頸鹿的脖子,鴕鳥的腿,蛇的身
體,長尾雞的尾巴,丹頂鶴的嘴、頸、腿
畫一畫瘦瘦長長的動物
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表現“瘦瘦長長”動物的特征
以長頸鹿為例,說說怎樣才能表現長頸鹿的瘦長。
重點示范長頸鹿脖子的畫法:長頸鹿的頭和身體都是橢圓形,頭小一點,身體略大一些。畫時,頭和身體的間隔要遠一點。頭和身體的距離有多遠,脖子就有多長。長頸鹿的脖子上長著鬃毛,身體下面有四條腿,身體后面有一條尾巴。
最后畫上眼睛、嘴巴、鹿角,給它穿上一身花斑衣。
其他瘦瘦長長的動物怎么畫呢?引導幼兒說說其他動物的身體特征該如何表現,
如鴕鳥和丹頂鶴脖子的畫法和長頸鹿脖子的畫法相似;蛇的身體要畫得長長的;長尾雞的尾巴要畫得細細長長的,等等。
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在《美術》第13頁上繪畫“瘦瘦長長的朋友”,引導幼兒夸張地進行表現,畫出不同姿勢。
鼓勵幼兒想象動物的生活場景,并進行添畫。
參加瘦瘦長長動物的聚會
將畫好的作品集中張貼,引導幼兒相互介紹和欣賞
請幼兒找一找哪個瘦長動物畫得有趣,說一說為什么。
建議
區域里投放一些長條形畫紙,便于幼兒夸張地表現瘦瘦長長動物的特征
提前幾天與幼兒一起找找有關瘦瘦長長動物的圖書、圖片、視頻,供幼兒觀看、討論,積累經驗
該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表現動物瘦瘦長長的特征,不必要求幼兒把動物的各個部位都畫得很像
活動二:《買水果》
活動目標
1、初步理解“加號”、“等號”以及數字在算式中的意義。
2、在購買水果的活動中積累加法運算的經驗。
3、能積極地參與活動,并清楚地用語言表述算式與事物之間的數量關系。
活動準備
1、教具:教學掛圖(四)中的水果店場景圖,教學掛圖(一)中的1~5的數字卡和
掛圖(三)中的加號等號若干。
2、學具:幼兒用書第31頁《看圖列算式(一)》的材料,筆。在分類盒中分別裝入
水果的標記,并分別貼上1~5元的價格標簽(見附圖一),記錄單(見附圖
糊;“放風箏”操作單(見附圖三);“分帽子”操作單(見附圖四)。
活動過程
1、教師出示水果店場景圖,請幼兒觀察貨架
教師:水果店里有哪些水果?每種水果的價錢各是多少?
2、游戲“買水果”。
教師交代游戲規則:請小朋友每人在水果店買兩樣水果,并說一說這兩樣水果
價格各是幾元錢,再算一算要買這兩樣水果一共需要幾元錢
幼兒邊看水果店場景圖邊進行“買水果”的游戲。
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所購買的兩樣水果及其價格,學習描
述加法應用題。(如我用2元錢買了××,又用3元錢買了××,一共用了5元錢)
教師:誰來用三句話把自己買水果的事情講給大家聽?
3、嘗試用算式記錄買水果的事情。
引導幼兒討論:你能用算式來記錄“買兩樣水果,一共用了多少錢”嗎?
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已記錄的算式,教師用數字和運算符號兒入學學習打下良好
進行記錄,如:2+3=5。
幫助幼兒理解“加號、等號以及數字在算式中的意義。
教師:“2+3=5”這道算式表示的是什么事情呢?,
買了2元
錢的蘋果
又買了3元錢的香蕉一共用了
5元錢
4、幼兒分組操作活動。
完成“看圖列算式(一)”。(2組)
教師:用橫排的三幅圖編一道應用題,并在記錄單上列出算式
完成“買水果”。(2組)
教師:看看你們的小水果店里都有哪些水果,每種水果的價格各是多少?每次買
兩個水果貼在盤子里,算算每次買2個水果一共需要幾元錢?用算式記錄。
完成“放風箏”。(1組)
教師:看看每只風箏尾翼的圖案是怎樣排列的,請接著往下畫
完成“分帽子”。(1組)
教師:先數數有幾頂帽子,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,每次按帽子的一種特征分成兩
份,分好后把分的結果記在記錄單上。記好后讀一讀每種特征的帽子各有多少。
然后再分再記,看看你能按幾種不同的特征來分類
5、活動評價。
展示個別幼兒“買水果”的活動記錄。
教師:誰來向大家介紹你買了兩個幾元錢的什么水果共用了幾元錢3(鼓勵幼
兒用三句話清楚地表述買水果的事情)
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
教師:你用一道什么算式來記錄的?這道算式是怎樣表示買水果這件事情的?
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各自“買水果”的記錄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