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設計(備課) >> 正文
第五周副班備課
日期:2020-10-14 10:22:49 發布人:曾娜 瀏覽量:0
活動名稱:跳花竿 活動目標: 1.能雙腳輕松自然地在花竿中跳進跳出,動作協調、保持平衡。 2.能與同伴協調、合作地進行游戲,遵守游戲規則。 活動準備:花竿若干。 活動過程: 1.做準備動作。 ――隊形練習:大圓走――小圓走――開花走――切斷分隊走。 ――花竿操(自編):上肢――下蹲――踢腿――體側――體轉――腹背――放松。 2.探索“花竿”的多種玩法。 ――幼兒自由探討“花竿”的多種玩法。 ――請個別幼兒示范玩法。 ――教師示范跳花竿的方法,引導幼兒發現動作技巧。 ――幼兒自由組合,進行練習。練習中,教師啟發幼兒如何使“跳竿者”與“握竿者”之間協調一致。如:可采用語言提示法:“分分、合合”,“一一、二二”等。 3.結伴游戲。 ――幼兒三人一組,取兩根“花竿”。兩人分別握住“花竿”的兩端蹲下,有節奏地移動花竿,使其并攏或分開。另一人按照握竿人的節奏進行雙腳跳躍,雙足在花竿中跳進跳出。三人輪換進行游戲。 ――提醒“握竿者”的花竿要放得低、靠地面近一些。“跳竿者”要雙腳跳進跳出。 ――欣賞個別幼兒跳花竿。 活動建議: 1.在活動前后,可組織幼兒觀賞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及活動。如:傣族的跳花竿、蒙古族的摔跤等。 2.在幼兒結伴游戲時,可播放一些民族的樂曲,增添活動的氣氛。 3.游戲熟練后,可選用長花竿,多人進行的跳花竿活動,以增強游戲的難度和趣味性。 活動二:《我的好鄰居》 活動目標: 1、探索、發現在自然中數列中一個數與其前后兩個相鄰數之間的關系。 2、學習用語言表述"X比X多一,X比X少1"。 活動準備: 1、教學掛圖(一)中1~10的數卡,教學掛圖(二)中1~10的豎長條點卡。 2、新房圖(見附圖一),實物卡,點子印章,鉛筆。 活動過程: 1、感知小動物的新鄰居。 引導幼兒觀察新房圖。這是那些小動物的家?它們分別住在幾號房? 引導幼兒認識2的相鄰數。 教師:小狗住在幾號房?它的鄰居是誰?它們各住在幾號房?2號房的前面是幾號房?2號房后面的是幾號房? 師幼討論:為什么1排在2的前面?3排在2的后面? 引導幼兒學習用語言表述:2的前面是幾?2的后面是幾?2比1怎樣?2比3又怎樣? 2、體驗相鄰三數之間的關系。 教師出示1~10的點卡引導幼兒觀察,并匹配相應的數字。 引導幼兒觀察5的點卡,體驗相鄰三數之間的關系。 教師:圖上有幾個點?5有鄰居嗎?它的鄰居是誰? 教師:和5靠的最近的是幾和幾?5比4怎樣?5比6又怎樣? 教師:數也有鄰居,數的鄰居我們稱它們是相鄰數。 組織幼兒討論:一個數有幾個相鄰的數?是兩個什么樣的數? 教師;與7相鄰的兩個數是幾和幾? 教師:你是從哪里知道它們是與7相鄰的數? 師幼共同總結:與一個數相鄰的兩個數,后一個數比大1,前一個數比它小1 3、了解2~9的相鄰數。 游戲"舉卡片"。 教師交代游戲規則:老師報一個數,請小朋友在自己的卡片中尋找并舉起與這個數相鄰的兩個數的數卡(多1的數與少1的數)。 4、幼兒操作活動。 完成"找朋友"。(2組)數數中間是幾?在它前后的空缺中印出比它少1和多1的實物,并說說"幾比X多1,幾比X少1"。請在空缺的地方印出相應的點數,說說它比前面的數怎樣,比后面的數又怎樣?它的朋友是幾和幾? 完成"按標記排列數卡或卡點"。(1組)根據標記把數卡或卡點在紅旗后面排好,排好后讀一讀,說說卡片是按順數還是倒數的順序排列的。 完成"小動物的家"。(1組)看看每幢房子有幾層樓,每個小動物住在第幾層的第幾間房間,在記錄單上用數字表示,最后說一說每個小動物住在樓房中的第幾層. 點擊數:0【收藏本頁】
|